跳到主要內容

ACSM-CPT 準備心得 (二):資源

ACSM在台灣並不常見,卻是國際上是很重要的一張證照,因此如果以英文學習的話,相關資源很多!不過因為時間有限,我報考ACSM的那段時間,也報名了神經復健年會、下肢裝具、吞嚥治療、小兒肌肉痙攣的課程(大家都擠在四五月呀),因此就以最快能學會為目標前進了。以下介紹我準備過程中使用的資源囉:
  • 課程:林嘉志老師
    • 嘉志老師是台灣少數各個運動證照都有的神人,東華大學教授,學識淵博
    • 課程有三天,從介紹五大證照開始,到講解整本CPT textbook,涵蓋大部分的內容,能快速掌握到重點
    • 老師有自己錄製YouTube影片,講無氧閥值測量法等,分享在他的網站中。可以聽聽看來知道老師上課的速度、模式,也多了解運動知識。
    • 會創建臉書社團,準備過程的疑問都可以在上面發問,超出課本的範圍也都可以和老師討論
  • 書本
    • ACSM's Resources for the Personal Trainer:這本是考試題目出處,是最主要的教科書,也是上課內容的主要來源。這本有上課的話,可以用優惠價買到,比網路上都便宜。上課前想看的話,可以先去圖書館借來看。但我會建議課前翻嘉志老師的講義就好,足夠快速掌握內容了。
    • ACSM's GETP:這本像是工具書,包含的內容超過CPT考試的範圍,目前出到第11版,中文版則是嘉志老師翻譯到第10版。內容很扎實,講的內容有實證導向,還滿實用的書本,我準備的後期其實多是在看這本,但可能已經超過考試範圍一些了。這本報名嘉志老師課程,會附中文版,價格與外售相近,想先看的話可以網路上購買。如果想要購買最新版,推薦上Amazon購買英文的第11版,找朋友湊個60鎂免運,比台灣購買便宜很多喔!
    • 嘉志老師的課程講義:萃取了原文書的重點內容,我上課前有先把整本翻過,把有疑問的地方找出來,上課學習會更順利。另外也聽前人分享,考前把這本翻個三四次很有幫助。我自己則是把所有東西都整理在我的筆記,就沒這樣做了。
  • 題目
    • ACSM's Certification Review:官方出的考試複習書本,包含幾個案例討論,以及100題的練習題。嘉志老師課程其實會附上後面的練習題,所以主要用處就是那幾個案例討論。案例討論很接近考題的靈活度,推薦一定要寫完,並且就各個案例回去翻相關的章節作為複習。可以的話,圖書館借就好了,並不需要買回家。只是要注意舊版的內容與現行知識有落差,像我用第五版的,還要自己挑錯誤。
    • Pocket Prep (我沒購買):第三方出的複習題,有800題,都從課本裡面的句子節錄出來。從網路上的回饋與我自己試做30題的感覺,考題內容很細也比較不靈活,與實際考題有落差。用法應該是透過題目回去複習原本的內容,我自己就沒有購買使用了,選擇去把自己的筆記與GETP看更熟而已。
    • 考題 (我沒購買):上網搜尋 ACSM CPT 考題,可以買到很接近考試內容的題目,寫完應該是有幫助,大家可以參考看看。另外也有看到這個網站賣五份相近的題目,說參加的通過率是99%。我自己很鐵齒的沒有買 XD
  • 其他資源
    • Facebook 大夫訓練:很厲害的骨科醫師,第一次看到粉專內容時驚為天人,每一篇都收穫很多。吳醫師會將相關的文章附在每篇貼文的最下面,無聊滑手機時,可以一篇篇的看下去,收穫很多。準備考試的這段時間,也發現原本看不懂的文章,隨著念過ACSM的內容,慢慢變得看得懂了,也算是見證到自己的進步。
    • Facebook Dr. M Be Superior:專注在運動醫學的復健科醫師,學長很厲害,曾擔任台灣國際代表隊隊醫,還是英國運動醫學碩士。林醫師粉專與部落格分享了很多運動醫學的知識,追蹤起來可以學習很多。
    • PubMed:讀書過程很多疑惑,就把關鍵字拿到PubMed好好搜尋一下,會增加很多知識,但應該是不會考啦 XD
下一篇會講考題方向,再回頭講準備的過程,也就是這些資源的使用順序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

ACSM-CPT 準備心得 (三):題目方向

ACSM考試是135題的選擇題。整體來說,題目很靈活,死背的題目很少。很多考題沒有唯一解只有最佳解,要靠考生對各項知識透徹地了解,才能去判斷出最佳解是哪個。 這篇主要讓大家了解考題方向,也提供一些我記得的題目,了解題目的靈活性 。 考題分成四個大類,每類有不同的題目佔比。我依照四個大類,把我遇到的題目列出來: Domain I:初次客戶諮詢與評估 (Initial Client Consultation and Assessment) 佔25% Medical clearance :判斷哪些個案開始前要經過醫生評估,滿重要的內容。主要判斷客戶的症狀、疾病、規律運動與否來決定。要注意的是各個的定義, 像是高血壓、慢性肺阻塞都不算在要考量的疾病內 ;還有規律運動的定義,與評判心血管風險以及平常給的運動建議不同。 心血管風險計算 :要熟記每個項目的定義,包含年紀、血糖數值、家族史的內容等。有考 "Negative" risk factor,指的是可以讓風險「減低」喔 給客戶的表格 :有滿多種的,要弄清楚有哪些表格,各自是什麼內容,像是 informed consent, waiver, client intake form, scope of practice 等 評估個案風險 :分為個案自己填寫的、醫師填寫的,要知道各自有哪些表格 其他評估 :Gait在書中有四種,考試有考 arthrogenic gait。體適能的方法等 Domain II:運動計劃設計與執行(Exercise Programming and Implementation)佔45% 運動計畫 :題目很活,有些會給很長的敘述,要我們推薦運動處方。重點是看族群 (老人、孕婦、小孩、一般成人)、疾病 (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)、運動習慣 (Sedentary / Active lifestyle)、目標 (減肥、體態、耐力等)。 考試前可以把運動處方細項再看一遍,考得很細也很靈活,要從選項中找出最佳解 。像是考要 60-80% 1-RM 或 70-85% 1-RM,要60-69% HRR 或 70-79% HRR,要1 set 或 ≥1set,要 5 days/week 或 daily,還有要 6-8 muscle groups 或 8-10 muscle groups,如果只記個大概

復健科醫師的徒手治療學習 A Physiatrist's Learning of the DAI Osteopathy Course

走上復健科醫師的初衷之一, 是希望能夠不只以藥物,來協助病人的復原、讓生活品質變好 。很幸運在今年初時,參加了 全衡學會 理事長汪作良醫師的講座,分享他做手法治療多年來的心得,講述他如何以手法治療協助病人改善。 在汪醫師身上,我看到了心目中復健科醫師的樣子,也聽到汪醫師大力推薦一個台灣全新的課程—— DAI Osteopathy (D'Ambrogio Institute) 。 DAI是 IAHE 三大體系之一,另外的兩個是Upledger Institute (顱薦治療)及Barral Institute(內臟手法)。而上完這六天的課,也實際感受到這是今年很重大的學習! 嘗試以這手法做在一個朋友身上,讓他一直好不了的手指僵硬感,從8分下降到了1-2分 。這裡記錄一下課程的心得,與身邊的醫師、治療師分享,並招募願意讓我試做、或是想一同學習的朋友~ 榮幸與 Dr. Kerry D'Ambrogio (左) 以及汪作良醫師 (右) 合影 課程特色 這是我第一堂手法矯治的課程,無法用自己的經驗來比較這堂課的特殊,但這六天詢問了身邊的 醫師與治療師,都一致地給出極高的評價 !以下結合有經驗同學們的心得分享: 平常的手法矯治課程,大多有個自己的體系,專注在一個個不同的地方,例如脊椎、筋膜、內臟等。但在學了很多招式後,要怎麼完整的全面評估病人,要怎麼選出最適合的招數,通常沒有很清楚地回答, 好像都要自己把招式學完後,自己摸索著出招的時機 。 講師 Dr. Kerry D'Ambrogio 他融合了自己物理治療師 (Physical Therapy)、整骨醫師 (Doctor of Osteopathy)、針灸師的專業,帶出了一個 非常結構化、具有科學實驗精神的知識體系 ,讓我們對於精密的人體,好像有了一個說明書可以參考。 Dr. D'Ambrogio 很讓人欽佩,在臨床上,他很重視病人的進步,也持續在每次的治療中自我反思與進步; 在教學上,他把知識架構的清楚、易懂,也對於每個問題認真回答,沒有藏私 。他把治療與教學變成了志業,是他每天最開心投入的事情。他目前每天看15-20個病人,每週開48堂教學課程呢! DAI Osteopathy的核心 全人與自癒的概念 肩膀的不適,不一定只有肩膀的問題。 人有自癒的能力,我們可以 透過把組織癒合的道路打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