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<第一階段醫師國考>準備方法分享1: 科目特性分析

記得剛開始要準備一階時的徬徨,回想起之前曾寫過一篇國考心得,就來整理成網誌版分享囉!我是2017年暑假的考生,以下會用四個方向來分享:
  1. 科目特性分析:講述依照特性來對應讀書方法、各科分析、資源介紹,幫助讀書計畫的擬定
  2. 個人準備過程:個人的目標、讀書方法
  3. 可用資源、其他建議

整體分析:依照科目特性排定讀書法

科目可以區分成:理解/背誦,臨床/基礎。相應的就會有不同的讀法。
  • 理解性強、進臨床很實用的
    • 科目:生理/免疫/生統與流病
    • 讀書方法:懂了後不易忘,學期間 / 前期的首要目標
  • 背誦性高
    • 科目:寄生蟲/微生物/藥理
    • 讀書方法:衝刺前期優先整理表格,減少緊張感,考期近了再複習
  • 理解兼背誦、不實用...
    • 科目:生化
    • 讀書方法:你自己決定...
  • 另外,如果有影片可看 → 花時間,但不用動大腦整理
    • 科目:解剖/病理、補習班影片等
    • 讀書方法:填滿時間空擋,精神差時好用

各科分析

大體解剖+組織+神解 → 全部靠趙俊彥吧
  • 趙俊彥
    • 優點:很強的統整&簡化能力,可以幫助把解剖&神解學好,神人啊
    • 缺點:神解教的雖好,但內容太多/考題太少,很趕的話可以跳過6-9集
  • 使用方法
    • 可以先看趙俊彥考古題,看這部分的重點在哪,五年一單位的原則要把握 (見可用資源)
    • 個人一開始會畫畫,發現很花時間後,改成把影片截圖,用電腦在旁邊做筆記,速度更快
  • 所需時間:雖然可加速播放 (個人用1.6x-2.2x),不過加上筆記,還是1小時影片花1小時
  • 12集內容分析
    • 骨肌:1-5集,獨立區域,可在任何時間念
    • 神解:6-9集,考得不多,但講得很好,看個人興趣
    • 內分泌、心血管、呼吸:10-12集,可以搭配模組使用
    • 缺少:消化、泌尿、生殖、胚胎、小腿肌肉 → 看舊版 ,可以搭配模組使用
生理:很重要,務必讀熟
  • 分析:理解性的很難忘,未來臨床也很重要
  • 使用書本:BRS,講得很好,推薦在讀各模組時就先使用,有老師沒講的也可以念
藥理:重要,但真的難背,靠長期不斷背誦 or 考前短期衝刺 xD
  • 分析
    • 現在很難背,投資報酬率不高,至少讀完的內容是自主神經
    • 以後到各科重複用就會背起來 → 不管國考的話,重點是知道機轉&副作用
  • 使用書本 / 資源
    • 王潔,整理得好,但講得很細,校內資源有影片,不知道品質
    • FC,有一些口訣可用
    • 藥理口訣8.0,神作啊,感謝製作的人們!讀到很累就看來笑一笑xD還真的背得起來呢!(無法打開的話可以上網找找,這份流傳很廣呢!)
病理:痾,就算我說重要,你們會唸嗎? xD
  • 分析:某學長說醫學概論、肝、腎、肺容易考,可以多看看
  • 使用資源
    • 趙俊彥病理影片:整理得很好,值得一看,如果你還沒面臨國考(死到臨頭),推薦到各模組時去找來看,考前念不下書時也可看
    • 考前一星期念不下書,這時看影片可以帶著自己看書,其實也算是種調劑
免疫
  • 分析:國考內容不難,FC整理的很好,可以趁這次一舉了解免疫到底在幹嘛
  • 資源
    • FC,超級好用,從頭讀一兩遍就夠了
    • 不棄嫌的話,有我的筆記,簡短但包含全部FC免疫的內容
寄生蟲
  • 分析:考點其實很固定,熟讀FC比較表格就可以拿高分,把握診斷、給藥原則
  • 資源
    • FC,整理得很好,用裡面的表格為基礎,再加上以前的筆記等
    • 彭老師的複習,但要注意老師強調的蟲卵形態等國考幾乎不考
微生物:我也不太會,給不了什麼建議~
  • 分析
    • 我以前耍廢的弱科,花超多時間把它整理起來,為了以後臨床上使用
    • 可以讀完後搭配藥理的抗生素來學習
  • 資源
    • First Aid整理的很好,圖書館可以借
    • FC好像差不多,也可看,不過黴菌部分並不完整,慈濟的可以看老師的PPT (也可直接放棄)
生化
  • 分析
    • 常會出現人品題,考驗你扶老太太過馬路的次數 → 多參加服務隊
    • 把東西背起來後,其實還是可以通盤理解,仍可拿到基本分數! → 20種氨基酸、幾個反應的過程都背一背
    • 給閒者的建議:讀糖類等反應時,可以搭配內分泌的內容 → 串在一起多想幾次會讀得比較有趣
  • 資源
    • FC,不夠用,可是也沒時間念之前講義了(好像也不需要,你以後用得到生化嗎?)
    • 國考詳解,寫得很好理解,不過也沒完全命中考點
生統、流病
  • 分析
    • 不要緊張,國考很簡單,都只考特定的東西! → 很接近考試時,看一遍很讚的FC就可以隨緣了
    • 題目都很長,同學反應比較像是在考國文XD → 讀FC時要看後面的考古題,培養一下靈感
  • 資源:我有錄一段影片,10分鐘就可以懂很愛考的分析法選擇
社區健康衛生
  • 恩..完全不用準備喔~(準備了也不知道醫療佔台灣GDP是6%還是7%啊!!)

留言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

ACSM-CPT 準備心得 (一):前言

考到美國運動醫學會證照 (ACSM-CPT)了! 我應該是很靠「身體學習」的人,大學時就特別喜歡解剖,因為可以在自己身上摸到那些構造,也可以透過觀察身體,去感受每個部位的存在,然後嘗試在不同狀態下,各個部位的變化,應證書上說的事物。到實習醫師時,在復健科學到運動處方,也覺得很有趣,雖然不是特別愛運動的人,但又有一個可以讓我去觀察身體的學科,試著去剖析運動的方式,想像著身體裡正發生的事情,很引人入勝呢!或許也是這樣的原因,後來才選要走復健科吧~ 今年九月就要進復健科,想說趁這段時間先來把運動醫學學起來,順便考張證照來給自己持續唸書的壓力。網路上查來查去,ACSM很適合醫療相關背景的人來考,通過率也是五大證照裡最低的,美國人來考通過率是53%(這個自虐XD),就報名了五月份林嘉志老師的ACSM-CPT課程,並趕在五月最後一天通過考試!! 實在很開心,因為題目比想像中的靈活,也考很多美國法律、保險,甚至心理學的東西。 網路上較少題目相關的分享 ,因此想來分享考試的心得與技巧,希望讓有興趣考的人有個參考~ ACSM-CPT 準備心得 ACSM-CPT 準備心得 (一):前言 ACSM-CPT 準備心得 (二):資源 ACSM-CPT 準備心得 (三):題目方向 ACSM-CPT 準備心得 (四):準備過程與考試當天

復健科醫師的徒手治療學習 A Physiatrist's Learning of the DAI Osteopathy Course

走上復健科醫師的初衷之一, 是希望能夠不只以藥物,來協助病人的復原、讓生活品質變好 。很幸運在今年初時,參加了 全衡學會 理事長汪作良醫師的講座,分享他做手法治療多年來的心得,講述他如何以手法治療協助病人改善。 在汪醫師身上,我看到了心目中復健科醫師的樣子,也聽到汪醫師大力推薦一個台灣全新的課程—— DAI Osteopathy (D'Ambrogio Institute) 。 DAI是 IAHE 三大體系之一,另外的兩個是Upledger Institute (顱薦治療)及Barral Institute(內臟手法)。而上完這六天的課,也實際感受到這是今年很重大的學習! 嘗試以這手法做在一個朋友身上,讓他一直好不了的手指僵硬感,從8分下降到了1-2分 。這裡記錄一下課程的心得,與身邊的醫師、治療師分享,並招募願意讓我試做、或是想一同學習的朋友~ 榮幸與 Dr. Kerry D'Ambrogio (左) 以及汪作良醫師 (右) 合影 課程特色 這是我第一堂手法矯治的課程,無法用自己的經驗來比較這堂課的特殊,但這六天詢問了身邊的 醫師與治療師,都一致地給出極高的評價 !以下結合有經驗同學們的心得分享: 平常的手法矯治課程,大多有個自己的體系,專注在一個個不同的地方,例如脊椎、筋膜、內臟等。但在學了很多招式後,要怎麼完整的全面評估病人,要怎麼選出最適合的招數,通常沒有很清楚地回答, 好像都要自己把招式學完後,自己摸索著出招的時機 。 講師 Dr. Kerry D'Ambrogio 他融合了自己物理治療師 (Physical Therapy)、整骨醫師 (Doctor of Osteopathy)、針灸師的專業,帶出了一個 非常結構化、具有科學實驗精神的知識體系 ,讓我們對於精密的人體,好像有了一個說明書可以參考。 Dr. D'Ambrogio 很讓人欽佩,在臨床上,他很重視病人的進步,也持續在每次的治療中自我反思與進步; 在教學上,他把知識架構的清楚、易懂,也對於每個問題認真回答,沒有藏私 。他把治療與教學變成了志業,是他每天最開心投入的事情。他目前每天看15-20個病人,每週開48堂教學課程呢! DAI Osteopathy的核心 全人與自癒的概念 肩膀的不適,不一定只有肩膀的問題。 人有自癒的能力,我們可以 透過把組織癒合的道路打通